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漯河概况 | 组织机构 | 党的工作 | 联系我们 | 政务服务
前往新网站
漯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2023-05-26 18:07  
  “十四五”时期是漯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实现动能转换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漯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创新型漯河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根据《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漯河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科技创新环境持续优化,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更加丰富,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加深,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驱动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一是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9年全社会R&D投入达到 13.45亿元,R&D占GDP比重0.86%,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共统计上报16.15亿元,预计占GDP比重可达1%。“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7项,评选出市级科技进步奖467项,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产业载体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沙澧产业集聚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培育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星创天地8家。
  三是科技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20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1家,是“十三五”的3倍,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共236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1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8家,其中省级2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1家。
  四是科技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新建2家省新型研发机构,新增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197家,其中省级55家;市级以上创新型科技团队56家。组建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家;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与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共建漯河工作站;与江南大学共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五是重大科技项目支撑作用明显。累计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并实施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2项,实施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10项。其中,“耐H2S耐脉冲超高压石油钻采输送软管的联合研制”“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压、超高压PTFE橡塑符合多功能工业软管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高直链淀粉的研发及产业化”获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资金支持。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胶管脉冲技术、天然色素工艺、变性淀粉技术、体外诊断试剂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六是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漯发﹝2016﹞27号)、《漯河市加快研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漯河市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漯政办﹝2016﹞119号)等政策文件,实施了“五大产业”提升工程和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提升行动,开展了“基层一日”科技服务行动,惠及全市100余家科技型企业;组织开展“漯河企业家高校行”“高校院所专家漯河行”和“走进中科院,直面科学家”等活动45次,解决技术难题86项。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漯河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是竞争更加激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大国竞争正在引发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的重构,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美国对我国持续加大全方位围堵,极力打压我国以保持其全球科技霸主地位,给我国引入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带领极大挑战。 
  二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入推进。目前,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科技创新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将相关内容作为“十四五”目标。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抢占创新制高点,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
  三是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等战略相继实施,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已到了由积势蓄势到实现跃升的关键时期,创新需求日益迫切。
  我市科技发展水平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科技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仍然有限,突出表现为: R&D 经费投入和投入强度总体偏弱;科技资源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稀缺;布局我市的省级层面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项目较少;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产学研合作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来看,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时期,必须抢抓机遇,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启新征程,实现科技创新的更大进步。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高质量为根本目标,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战略重点,以“四城同建”为抓手,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完善创新体系,聚焦关键技术攻坚,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开发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打造新的发展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两条途径”一起抓、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积极融入现代化河南建设,打造豫中南创新高地,为新时代漯河更加出彩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聚焦发展,提升质量。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创新需求,以“四个一批”建设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以项目为牵引,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新的增长优势,引领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壮大创新主体,充分释放企业、平台、人才、机构的创新活力。
开放合作,人才为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开放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补齐我市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坚持以人才为本,加强引进、培养、使用,强化政策激励,汇聚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突出重点,营造特色。紧紧围绕我市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优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创新平台、创新设计及研发咨询机构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力争突破25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增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每年新培育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到2025年,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达到70家以上。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每年新引进培育6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型科技团队。2025年,全市力争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以上,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以上。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大幅提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
  ——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积极对接省级“十百千 ”转型升级创新专项,每年启动5-8个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到2025年年底,力争实施30项左右的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突破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30项,形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项以上,形成5个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更好惠及民生。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整体能力不断提升,县区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加大,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粮食建设,种业创新取得新突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临床医学研究、重点疾病防控等领域重点研发成果得到快速应用。
  三、重点领域和方向
  (一)食品产业
  在我市形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食品产业创新高地。实施农产品与食品制造物流、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防控等科技保障行动,强化食品产业发展优势,促进种植、畜牧、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融合,推动食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依托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等优势产业,建设千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巩固扩大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增强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中国食品名城,创建“国际食品名城”,实现由“食品工业大市”向“食品工业强市”的转变。
食品加工。围绕肉制品、面制品、休闲食品等,重点开展绿色节能工艺研发与优化、资源精深加工和高价值利用等技术研发。支持双汇肉制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引导支持双汇集团整合国内、国际研发中心资源,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高水平建设省级肉制品技术创新中心,并争取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食品安全。重点开展食品快速无损检测、食品智能化溯源等技术研究,突破生产源头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和流通控制技术,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控制能力,构建食品质量保障技术与标准体系。整合食药监、海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品职业学院、农业、环保等检验检测资源,组建漯河市食品检验检测创新联盟,开展食品检验、微生物检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水污染检测等检验检测、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食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平台,形成从原料采购、生产到包装、运输、贮存的全过程、安全可查、可控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
营养健康。重点开展食品原料功能因子高效提取与绿色制备、膳食营养与健康大数据分析及营养功能评价等研究,开发功能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特医食品、益生菌等,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营养健康需求,提高人民营养健康水平。支持微康生物食品益生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宠物食品。围绕加强动物营养等进行技术研发,加快宠物经济园区建设,深化与希望饲料合作,加快建设生物肽和动物饲料项目,支持嘉吉、艾德奥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食品产业公共服务。加强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围绕食品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需求,重点开展研发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检验检测、大数据服务,形成专业化的食品科技服务体系。以功能食品、新型食品及原材料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健康、营养、时尚、绿色的功能食品和休闲食品的科技攻关,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抢占食品科技制高点。
  (二)盐化工
  充分发挥舞阳丰富的盐矿资源优势,以矿盐开发为基础,按照采矿制盐、氨盐制碱、联碱联胺、以热定电、热电联产、蒸汽梯级利用、生产用水异地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采卤站、制盐系统、热电系统、合成氨系统、纯碱系统、氯化铵系统、三聚氰胺系统、尿素系统等八位一体的绿色盐化工工业生态园区。
依托我市河南省配方调节型颗粒氯化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特种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耗氯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省级中心,加强盐化工产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延长现有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方向寻求突破,在纯碱、烧碱、氯气、氢气等基础化学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获得制药、日化等化工中间体以及精细化工产品,提升盐化工产业附加值。
以盐化工产品、副产品为基础,开展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研发。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提升重要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绿色环保等共性关键制备技术,加强河南省抗疟医药原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嘧啶类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威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磷酸氯喹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差异化布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定位,快速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新材料
  立足新材料先进性、支撑性特点,针对高端材料竞争优势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等问题,以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超硬材料、电子材料为重点,加快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先进金属材料。突破低成本、高端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加快高性能、多用途铜粉等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先进金属材料设计和制备加工的核心竞争力。
  高分子材料。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橡胶与塑料复合加工性能,加强聚四氟乙烯(PTFE)、超高分子聚乙烯(UPE)、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FEP)、乙丙橡胶(EPR)、氢化丁腈橡胶(HN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等的开发及应用,着重耐腐蚀、耐磨、耐油、耐强酸强碱、耐高压、耐脉冲、耐高低温、耐弯曲等材料的开发。依托利通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河南省利通橡塑设计研究院,在橡胶领域关键与共性技术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为我市流体智慧产业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新型改性塑料、可降解塑料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推动安全、绿色、高效的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示范应用。加强医用材料技术研发,支持曙光健士、曙光汇知康、莲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巩固在输注医疗器械的领先地位。
  超硬材料及制品。面向航空航天、交通、机械装备、汽车等高端市场需求,在高精、高速、高效超硬材料切磨抛和钻进、切削工具制造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技术突破。
  先进电子材料。开展电子化学品、电子及硅材料的提纯、检测及相关标准技术研究,突破大直径单晶硅棒生长制备技术及装备核心技术。
  (四)生物医药
  围绕民生健康和新兴产业培育,突出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医疗器械等重大产品研制。
  新药及中药。支持新制剂研究开发,加强河南省贝特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裕松源药业贝特类药物创制;推进中药和健康产品开发及资源综合利用,加强中药在兽药、农药中利用研究,加强省中药超微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医疗器械。围绕医疗器械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开展高端医疗设备研究,提升医疗设备行业的研发能力和加工水平;加强体外诊断试剂技术研究,提升重大疾病早期诊断能力。突出创新药物、新型医疗器械等重大产品研制和成果转化,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全链条布局。
  (五)先进装备
  智能装备。开展智能加工、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加快高效、高精度智能化专用设备研发,开展智能装备的示范应用,支撑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农业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研制高效智能化、复合型农机装备,农机自动驾驶、精准导航、智能控制装备,实现农机作业自动化、智能化。
电力装备。研发绿色、高效、智能的输、变、配电装备,支撑电力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县区政府联合高等院校、省电力设计院和中国电建河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永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现有平台和资源在召陵区建设电力器材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开展电力金具杆塔产品设计、专业技术服务、行业检测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试验基地协作等业务,形成运行高效、开放共享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我市电力器材行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现代农业
  生物育种。围绕种质创新、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实施科技攻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育成一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育种应立足于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培育和应用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重大新品种。动物良种繁育应做好优良种猪选育建设、猪肉品质性状改良技术、家禽优良品种抗病品种培育技术研究。
智慧农业。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装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加速融合,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将农业模型与农业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推动相关技术在农作物生产全过程的应用。
  (七)民生健康
  生态环境。以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高质量保障为目标,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围绕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在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与修复、废物减量减害等方向开展研究。开展化工行业废气污染物治理,研发园区废水高效综合治理技术,做好土壤污染的治理与改良、城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逐步推行可降解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的使用。引导企业以科技创新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节水技术。结合我市工业生产和用水特点,从工艺、技术、生产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展污水回用、雨水收集、矿井水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工业用水多元化,积极推广干法除尘、干法收尘净化等工业节水新工艺,引导工业企业积极采用工业外排废水回收再利用等工业节水新技术。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生产技术,做好居民生活节水宣传引导,建设节水型城市,助力中原生态水城建设。
  安全生产。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监控与应急救援、火灾与顶板重大灾害防治、灾害预测控制、职业危害预防以及安
全生产检测检验与物证分析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开展消防安全技术研发,推进消防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降低消防事故危害。
  医疗卫生。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针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殖健康与妇女健康、精准医疗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医疗技术及器械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疾病防控、公共卫生、生殖健康等技术保障能力,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进医学科技发展。以优势医院和优势学科为依托,集中科技和人才资源加快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生殖遗传、心血管治疗、脑卒中防治、呼吸与危重症、肿瘤治疗、儿童医疗、骨科创伤救治、妇幼保健与计生服务、中医治未病、康复治疗等十个医疗中心建设,加快建设豫中南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
  (八)信息技术和前沿技术
  信息技术。立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目标,重点突破智能传感器、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大力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技术与产业体系。
前沿技术应用。瞄准产业变革趋势,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我市产业发展前沿,超前布局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替代技术研发,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肿瘤医学、分子育种等方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做好辅助研发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做优做强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
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
  一是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工程。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高的创新龙头企业。支持创新龙头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省级科研任务和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平台。鼓励创新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申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建立创新龙头企业重点联系制度,加强精准对接,开展一对一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创新发展困难。树立一批在行业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龙头企业作为标杆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推动其他创新型企业对标赶超。
  二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强化源头培育,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重点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县(区)联动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通过建立挂钩帮扶机制、补贴研发费用、实施“一对一”辅导等措施,加速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市财政资金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配套奖补。加强政策宣讲,深入开展高企培训活动,实现各县 (区)培训工作全覆盖,开展科技政策服务进基层行动,遴选50名政策辅导员深入企业开展服务。
  三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建立“应评尽评、应入尽入”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机制,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规模。通过提供孵化服务、后补助、发放创新创业券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后补助等方式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加快成长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而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鼓励骨干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整合产业链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深入开展“科技贷”、专利质押融资等工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二)广泛汇聚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采用内培外引相结合方式,营造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育体系,努力打造规模大、结构好、本领高、学风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强化创新型人才精准服务,为引进人才做好住房、入学、就医服务,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大对高层次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设立支持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用于对各类领军人才个人奖励以及科研经费支持。整合优化各类市级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产业创新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组建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研究方向明确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各类领军人才申报中原英才计划项目。积极培养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根据我市食品产业和盐化工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扩大紧缺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强化经营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施企业家培养计划,着眼当前国际国内新发展格局和新一轮创新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企业管理人才队伍,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式,加大培养力度,举办企业经理人才研修班,鼓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进修学习,强化现代管理观念、提高变革创新能力。
  二是大力引进重点领域、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实施创新型人才引进行动,多渠道开展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着力引进两院院士、中原学者等高端人才,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动产业转型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领军人才来漯创新创业。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利用好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积极参与引进国内外人才。以漯籍和在漯工作过的高端人才为重点,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创新人才集聚,构建“以事业留人、以平台留人、以待遇留人”的优越环境。加快孵化器、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是拓宽柔性引才渠道。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积极创新方法举措,拓宽引才途径,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聘任客座教授、设置特需岗位、建设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基地等多种形式,大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积极鼓励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采用柔性流动方式,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兴办企业,以引进国内外智力资源。落实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创新型人才离岗创办企业、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创新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为科研人员“松绑”,简化项目申报程序。
  (三)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
  支持创新型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依托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等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通过兼职、合作共建等方式,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建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一是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市中心医院优势资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与省科技厅共建生育力保护和优生重点实验室。继续实施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级实验室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是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工程,紧扣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标准,从市级中心中积极筛选培育对象,进行跟踪服务,引导企业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促进研发中心的建设升级。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培育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
  三是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鼓励各类主体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双创”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完善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苗圃 +孵化器 +加速器 +创投”的孵化服务链条,建成一批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标准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鼓励高校建设或与政府、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为高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建设创业导师队伍,鼓励孵化平台开展各类辅导教育、融资路演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大创业孵化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孵化载体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优惠资助方式;引导组织孵化载体和企业积极参与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及行业性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崇尚创新、褒奖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
    (四)加快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
  创新运营管理体制机制,运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团队组建、人才引进等工作,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行业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大型骨干或创新龙头企业牵头,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集群的创新需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以产学研合作形式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将内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独立运营,面向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支持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休闲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利通橡塑设计研究院建设。
  二是培育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对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明显、具有稳定的高水平研发队伍、创业孵化成效突出的新型研发机构,根据其孵化企业数量质量、技术成果产出及转移转化、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支撑当地产业转型发展等指标因素,统筹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围绕我市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需求,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创业领军企业研发中心剥离或引入外部创新资源单独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对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稳定支持机制。将漯河市食品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成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加快引进高端研发机构。积极对接中科院及其所属专业所、央企所属研究机构、“双一流 ”高校等大院名校、重点机构,支持其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和支持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将研发总部迁入我市或在我市设立研发分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支持国内外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在我市创办新型研发机构。
     (五)大力实施一批创新引领型项目
     按照聚焦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的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启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
  一是积极对接省级“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按照省级“十百千”转型升级创新专项“目标导向、集成资源、重点突破、支撑发展”的要求,围绕我市重点产业、聚焦重点环节、依托重点企业,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强化现代工程技术,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向上级推荐,争取上级科技创新资源支持。
  二是布局一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按照上下结合、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原则,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化目标,在食品、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领域,每年实施5-8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入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机制改革,探索“揭榜挂帅”实施方式。通过专项实施,带动“四个一批”提质增效,发展壮大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实施好市级科技创新券项目。通过对企业购买试验仪器设备、购买科技服务、产学研合作、检验检测等费用的研发补助,进一步构建普惠性的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
 (六)推进转移转化一批科技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完善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通科技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积极建设食品产业科技大市场,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引进或与第三方运行机构合作,提升和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聚集各类市场主体,汇聚科技成果相关资源,推动技术出让方、受让方及科技服务机构的有效互动与合作,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品信息发布、知识产权交易等工作,为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技术支撑。联合中科院、知名高校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对接会,组织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
  二是推动江南大学技术转移漯河分中心高效运营。加强与江南大学的深度合作,支持技术转移中心探索技术转移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将漯河分中心打造为集技术转移、科技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创新综合体;鼓励支持我市各类创新主体与江南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三是加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加强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发展指导和协调,推动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技术合同登记相关培训,做好登记全流程服务,完善支持政策措施,依据促成转移转化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进行奖补。
  四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分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法人化经营,转变为实行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
  五是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加强科技金融政策和业务的宣传培训,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对接活动,建立政银信息互通机制,定期通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探索实施科技信贷事业部制,支持设立科技专营机构、科技支行等新型分支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开展新型业务。
深入开展“科技贷”业务和专利质押融资贷款业务,逐步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质押以及产业链融资贷款规模,与银行、担保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探索科技贷款保险等业务,优先支持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作用,通过上下联动、战略直投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扩大我市科技创业投资规模。引入行业投资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我市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增强我市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七)构建区域创新新格局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实施创新载体提质工程,提升各类科技园区发展水平。紧抓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力争纳入自创区辐射区建设,协调各类产业园,充分利用政策,复制推广自创区先行先试经验,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水平。
  一是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功能定位,促进高新区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靠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将高新区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断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引领支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沙澧高新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东城产业集聚区、淞江产业集聚区、舞阳产业集聚区建设省级高新区。依托我市特色产业,谋划建设2-3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推进漯河市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按照高科技、高效益、全链条、全循环的要求,打破一二三产业的传统界限,以培育现代食品产业为引领,集成熟化、绿色、生态、环保、节水、节能生产技术,覆盖种、养、加、物流等全环节,打造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产业专业化、品牌化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启动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建设10家以上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连续支持,新培育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3家。
  三是强化乡村振兴的科技支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进入乡村振兴主战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县、示范村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提升县域农村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争创科技创新示范县,培育建设10家以上科技示范村镇。继续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扩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完善对科技特派员的扶持激励政策,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力度。
  (八)加强科技开放合作
  深入做好科技开放合作,积极融入我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国家发展新格局,以开放的眼光推动科技创新、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
  一是完善厅市会商机制。发挥厅市会商平台作用,争取省科技厅在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等方面对我市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深化与江南大学合作。强化与江南大学合作,利用好江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漯河分中心,积极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
  三是强化与中科院合作。进一步深化与中科院合作,继续开展“走进中科院、直面科学家”研企对接技术交流活动,与中科院的科学家们面对面洽谈技术需求,解决技术难题。
  四是做好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充分发挥我市实践基地作用,建立与清华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清华大学资源,提升我市企业创新水平。进一步做好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大、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九)强化重点领域科技支撑
  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水平,助力豫中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加强数字技术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和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数据化,探索人工智能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行路径;开展工业转型、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生活服务等方面数字技术的研究,在5G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方面形成一批科技成果。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进程,聚焦食品、装备、化工等优势产业,实现关键岗位的“机器换人”,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培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或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化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腾讯等合作,加快建设腾讯云(漯河)工业云基地。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工作,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争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
  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开展电子商务云服务、可信交易、支撑服务技术与平台研发的应用与推广,鼓励电子商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与应用,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强移动电商平台建设。以国家、省级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开放式研发平台、科技服务超市等科技服务新业态。持续做大现代物流,推动智慧物流发展,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物流深度融合,推动临港产业园、龙江物流园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物流交通枢纽。
  三是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加快文化资源开发转化和创新利用,全面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传承弘扬汉字文化,助力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
  四是推进平安漯河建设。围绕平安漯河建设的科技需求,提升应对重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构筑精准智慧的公共安全防护体系,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加强集成创新,积极开展先进、适用、成熟的安全技术应用与示范,实现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感知、预警及快速处置。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撑
  进一步落实好国家、省、市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研究制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大政策,出台《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税收优惠、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税收优惠等政策,建立以普惠性后补助支持方式为主的社会研发投入引导机制,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示范引导,强化政策落实督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创新政策的宣讲培训,举办科技创新政策进企业、进高校、进院所宣讲活动,搭建政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政策宣讲形式,推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推动机制创新
  一是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进一步优化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工作,在确定科研方向和项目、经费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扩大创新领军人才开展具体科研活动的学术自主权。完善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功能,扩大科研设施和仪器共享数量,逐步实现与国家、省共享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提升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能。
  二是深化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坚持成果导向,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培育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强化普惠性后补助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优化科研管理服务,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实行“材料一次报送”“一次办妥”等制度,让科技人员从繁琐的表格和评审中解放出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研不良信用行为记录数据库,对科技项目各类责任主体的不良信用行为如实记录,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建立健全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允许试错、合理容错、有效纠错,形成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对因受市场风险影响、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项目未实现预期目标或失败,但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已勤勉尽责的,经组织专家评议认定后予以免责;对确有重大探索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项目,可继续支持其选择不同技术路线开展相关研究。各级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条件、标准和程序决策,但资助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关领导干部和部门在勤勉尽责、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且没有获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决策责任。
  三是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探索开展职务发明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建立完善科技成果制度。
  四是建设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创新对接服务和科技创新保障支撑等系统,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技管理现代运行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全社会提供科技创新需求信息的发布、查询,潜在用户和合作对象的查询、对接和合作服务,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便捷化、高效化。
  (三)强化科技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服务活动。积极开展“走亲连心”“基层一日实践”活动。立足解决科技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分工负责制,对全市科技型企业进行走访摸底,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编印科技政策汇编,发放到县区、企业,扩大政策知晓面。建立“科技明白人”队伍,加强与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当好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代办员、服务员、指导员、宣传员和联络员。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等环节,加大保护力度,强化行政执法,积极推进维权援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知识产权执法队伍作用。建设质量强市,在重点行业领域牵头或参与制定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创新。
  (四)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强化科普工作。提升科技馆、气象馆等科普载体服务水平,强化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讲解大赛”“科技三下乡”“科普统计”等示范活动,培育一批科普工作人才,推出一批优秀科普产品。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逐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宣传,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三是强化科研诚信建设。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和定期监督机制,加大对科技活动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强化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研信用平台作用,提高科研失信成本,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
  (五)加强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机制,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合力。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做好落实。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合力,为各项政策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规划落实的督查问责机制,明确督查重点,定期开展督查,强化跟踪问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创新驱动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次阅读
上一篇: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下一篇:关于印发《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关闭窗口